解答题材料一:近几年,“庸俗、低俗、媚俗”文化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短信等传播平台肆意

发布时间:2020-07-25 16:47:26

解答题材料一:近几年,“庸俗、低俗、媚俗”文化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短信等传播平台肆意泛滥。“三俗”之风使社会核心价值观遭到扭曲,已成为社会的一道“文化毒瘤”。近日,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抵制“三俗”之风为标志,中国正在掀起一场“新道德运动”。材料二:由全国多家网站共同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大众传媒让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走入现实。参加此次评选的候选人,均由网络推荐,都是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网友的一次次“顶起”,让“小人物”广为人知。一个个敢于担当的“小人物”的不平凡事迹,透过媒体,牵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最敏感、最脆弱的东西——人性最本真的情与爱。(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抵制“三俗”之风的必要性。

网友回答

(1)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应充分运用大众传媒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体作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开展宣传先进人物的文化活动,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反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体现时代体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三俗”文化扭曲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决抵制。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抵制“三俗”文化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抵制“三俗”文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抵制“三俗”文化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要求。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