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共11分)在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多家网站联合开展的“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与评选活动”中, “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被网民列为“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之首。在“文明上网,抵

发布时间:2020-08-19 18:11:21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在中国精神文明网等多家网站联合开展的“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与评选活动”中, “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被网民列为“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之首。在“文明上网,抵制网络谣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你承担了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的任务,请向同学们汇报你的成果。
【小题1】根据下面两则案例,向同学们概括介绍网络谣言的特点。(4分)
【案例一】
2010年2月,在北京打工的张某为了提高网上点击率,先后在百度贴吧等多处发
布“最新山西地震消息”,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凌晨开始陆续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
【案例二】
刘某某为某互联网站经营者,为提高网站点击率,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于2012年2月19日在互联网发布了“保定252医院确认一例非典”的虚假信息,并自己连续跟帖制造影响,引起一些群众的恐慌。
【小题2】有同学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在其中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没什么大不了。
依据下面材料中的信息,写一段话纠正这种错误看法。(4分)
【材料一】
虚拟社会,一度是互联网的代名词。遗憾的是,形态的虚拟变成了内容的虚假,网
络逐渐成了谣言集散地,给人以不讲诚信、不负责任的印象。其实,虚拟的社会也是由真实的人构成的,虚拟社会的成员应该像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那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才能让大家更好地享受信息技术的美好。
【材料二】
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穿上“马甲”,就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制造谎言,混淆视听。“蛆橘”的谣言虽已澄清,却难以弥补橘农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碘盐防核辐射”的谣言虽已远去,但引发的抢购风潮仍让人心有余悸。
【小题3】依据下面材料,针对怎样才能不受网络谣言的蒙蔽,给同学们提出三条建议。(3分)
【材料】
网络谣言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伴生物。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当今时代,社会生活日新月益的变化,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和局限,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更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遏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①编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②没有事实根据,③传播迅速,④造成社会危害。 

网友回答

(答案→)①编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②没有事实根据,③传播迅速,④造成社会危害。 
解析:
【小题1】阅读知识短文,总结网络谣言的特点,概括合理即可。
【小题1】从网络来源于生活、承担责任、避免伤害三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小题1】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