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使用的晶体管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网友回答
“晶体管”,英文是transistor;“逻辑”,英文是logic;输入级和输出级都采用晶体管的逻辑电路,叫做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书刊和实用中都简称为TTL电路,它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一种,其中用得最普遍的是TTL与非门.TTL与非门是将若干个晶体管和电阻元件组成的电路系统集中制造在一块很小的硅片上,封装成一个独立的元件.晶体管是半导体三极管中应用最广泛的器件之一,在电路中用“V”或“VT”(旧文字符号为“Q”、“GB”等)表示.
晶体管是内部含有两个PN结,外部通常为三个引出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它对电信号有放大和开关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一、晶体管的种类
晶体管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半导体材料和极性分类
按晶体管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硅材料晶体管和锗材料晶体管管.按晶体管的极性可分为锗NPN型晶体管、锗PNP晶体管、硅NPN型晶体管和硅PNP型晶体管.
(二)按结构及制造工艺分类
晶体管按其结构及制造工艺可分为扩散型晶体管、合金型晶体管和平面型晶体管.
(三)按电流容量分类
晶体管按电流容量可分为小功率晶体管、中功率晶体管和大功率晶体管.
(四)按工作频率分类
晶体管按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晶体管、高频晶体管和超高频晶体管等.
(五)按封装结构分类
晶体管按封装结构可分为金属封装(简称金封)晶体管、塑料封装(简称塑封)晶体管、玻璃壳封装(简称玻封)晶体管、表面封装(片状)晶体管和陶瓷封装晶体管等.其封装外形多种多样.
(六)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晶体管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低噪声放大晶体管、中高频放大晶体管、低频放大晶体管、开关晶体管、达林顿晶体管、高反压晶体管、带阻晶体管、带阻尼晶体管、微波晶体管、光敏晶体管和磁敏晶体管等多种类型.
二、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有电流放大系数、耗散功率、频率特性、集电极最大电流、最大反向电压、反向电流等.
(一)电流放大系数
电流放大系数也称电流放大倍数,用来表示晶体管放大能力.
根据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电流放大系数又分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和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1.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也称静态电流放大系数或直流放大倍数,是指在静态无变化信号输入时,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的比值,一般用hFE或β表示.
2.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也称动态电流放大系数或交流放大倍数,是指在交流状态下,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变化量△IB的比值,一般用hfe或β表示.
hFE或β既有区别又关系密切,两个参数值在低频时较接近,在高频时有一些差异.
(二)耗散功率
耗散功率也称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是指晶体管参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
耗散功率与晶体管的最高允许结温和集电极最大电流有密切关系.晶体管在使用时,其实际功耗不允许超过PCM值,否则会造成晶体管因过载而损坏.
通常将耗散功率PCM小于1W的晶体管称为小功率晶体管,PCM等于或大于1W、小于5W的晶体管被称为中功率晶体管,将PCM等于或大于5W的晶体管称为大功率晶体管.
(三)频率特性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与工作频率有关.若晶体管超过了其工作频率范围,则会出现放大能力减弱甚至失去放大作用.
晶体管的频率特性参数主要包括特征频率fT和最高振荡频率fM等.
1.特征频率fT 晶体管的工作频率超过截止频率fβ或fα时,其电流放大系数β值将随着频率的升高而下降.特征频率是指β值降为1时晶体管的工作频率.
通常将特征频率fT小于或等于3MHZ的晶体管称为低频管,将fT大于或等于30MHZ的晶体管称为高频管,将fT大于3MHZ、小于30MHZ的晶体管称为中频管.
2.最高振荡频率fM 最高振荡频率是指晶体管的功率增益降为1时所对应的频率.
通常,高频晶体管的最高振荡频率低于共基极截止频率fα,而特征频率fT则高于共基极截止频率fα、低于共集电极截止频率fβ. (四)集电极最大电流ICM 集电极最大电流是指晶体管集电极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当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超过ICM时,晶体管的β值等参数将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还会损坏.(五)最大反向电压 最大反向电压是指晶体管在工作时所允许施加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