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

发布时间:2020-08-04 10:36:20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网友回答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尊重自然规律,只与A、C项符合;“用粪犹用药也”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施肥;“耕而不耢,不如作暴”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耕耢技术。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在材料中并未得到反映。这些记载都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D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

点评: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