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17:42:06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标价20元,读书人久觅而得便觉十分合算。即便走出书店只剩下一块钱吃中午饭,一碗清水面也能吃出乐子来。那本书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只有读书人能品出来。假如把这本书让不读书的人买去他会觉得十分的冤,20元,可以抽多少支烟,喝多少杯酒?那享受哪能与捧着这一堆“废纸”相比?似向李逵推荐林黛玉,向李清照介绍薛蟠,都是啼笑皆非的事。  一个儒雅的人走进家长里短的人群中,给人的感觉是“酸”,是“迂”,是“不合群”;而一个无聊浅薄者一旦手握实权,却会被众人捧到天下,乃至于形成“高大”的光环。  渔民把大海当作圣地,农民把土地当作母亲。诗人在灵感里寻求快乐,文盲在太阳的温暖下享受无需思想的安逸。站在自己的立场,人是最善于攻击别人的,攻击的目标若是虚伪、丑恶和无聊,它便闪烁利剑高贵的光芒(;)攻击的目标倘是一切非我,则与“费尔泼赖”相去甚远,似也大可不必。每一种生存方式都有它自己的角度,一统天下,人人一般,不是又回到中世纪去了吗?  该选择的自然要选择,该宽容的还是要宽容。(1)给下列字注音。逵________聊________蟠________儒__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的段意。(不超过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自然段中,“啼笑皆非”中的“啼”解释为__________;“虎啸猿啼”中的“啼”解释为________;“那本书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只有读书人才能品出来”中的“品”解释为________。(4)李逵、林黛玉、薛蟠这三个人物各出自哪部古典名著?李逵出自________,林黛玉出自________,薛蟠出自________;李清照是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_(5)第三自然段括号中是针对两个________而分,属于________关系。(6)作者为什么选择李逵、林黛玉、薛蟠、李清照这四个人物来作比喻?说明正确的两项是:[  ]A.把林黛玉比喻成一本好书,而李逵是个目不识丁的粗鲁大汉。一本好书落入一个目不识丁的大汉手里,书的遭遇是变得毫无价值。B.林黛玉是个诗书琴画样样精通的女子,而李逵是个目不识丁字的粗鲁汉子,这是两个从外貌、性格和素养都绝然相反的人。C.李清照好比一首高雅的诗,而薛蟠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李清照的诗到了薛蟠手里,犹如一张废纸。(7)把下面两个句子改为“被字句”。①渔民把大海当作圣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农民把大地当作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

网友回答

答案: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