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现有下列微粒:①Na+?②3H??③3N2?④CO32-.其中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和

发布时间:2020-08-01 15:45:2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Na+?②3H??③3N2?④CO32-.其中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网友回答

解:(1)由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的个数可知:3H?能表示3个氢原子;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由金属和酸根组成属于盐;
(2)在Ca(ClO)2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40:(16×2)=5:4;
(3)由题意可得出反应前后的微观关系的示意图为:
A、该反应中共有3种原子,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D错误;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故E正确.
故答为:(1)②,盐;(2)+1,5:4;(3)BE.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2)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计算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观察图示分析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微粒的变化及反应的微粒个数比等.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元素周围小数字的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