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各种阐释和评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们(自由主义者)强调五四运动促进了“以大众活语言的新文学取代文言文的旧文学”;它是一场“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对人生及人的价值的颂扬反对对它们贬抑的运动”,是一场“由那些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并试图用现代历史批判和研究的新方法论对之加以研究的人所领导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他们)把欧洲文艺复兴看作是在中世纪旧秩序桎梏中挣扎的新生资本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一场运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适应了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因而在欧洲得以复活。而在“五四”时期,中国的经济也从中世纪状况发展到资本主义状况,并提出了类似的文化上的要求。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
(1)材料一中的“自由主义者”称“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试从思想背景和内容两方面比较中国和西方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差异。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1941年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3)根据材料三,简述蒋介石对五四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你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何看法?
材料四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Y-A. 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根据材料四,归纳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的基本观点。
网友回答
答案:(1)理由:都蕴含了歌颂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主要面临着教会神权的控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主要面临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个性解放;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2)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有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人们关心国家政治事物,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原因:北洋军阀政府抛弃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五四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作出让步,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民主革命精神。(3)态度:批判新文化运动片面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肯定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原因:中国处于抗战时期,需要激发民族情绪;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看法:蒋的态度有失偏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建立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或者传统的礼教只能强化农业社会制度下的专制统治)/蒋的态度比较理性,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亟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4)归纳: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新起点;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形成了统一战线参加了革命;知识分子起到了先锋作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