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1、图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个行业或限制某种商品的价格而实施的价格政策。限制价格是指规定的某种商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发布时间:2020-11-28 13:36:23

阅读图1、图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个行业或限制某种商品的价格而实施的价格政策。限制价格是指规定的某种商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图1中P为市场均衡价格,P1即为政府制定的限制价格。限制价格针对的商品最有可能指的是某些 , 国家的目的是为了  。  
A. 生活必需品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安定  
B. 高档耐用品    抑制高档商品生产,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C. 生活必需品    保护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D. 高档耐用品    树立勤俭节约消费观,抑制消费者不合理需求
2.图2是“刘易斯拐点”示意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面对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该
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就业规模 
②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质量 
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制度,逐步提高工人工资 
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必需品实施限制价格政策,可以维护消费者的切实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仍选;实施限制价格政策不利于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故C项不能入选;B、D两项中的“高档耐用品”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2.试题分析:题中材料“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这意味者“人口红利”的消失。面对这种局面,国家应加强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进行培训,保护劳动者和合法权利,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来弥补数量的不足。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项中的措施不合题意要求,故不能入选;③项是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与题目中国家这一主体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