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乾隆大藏经中的经文比流通版的长(比如普贤行愿品、阿弥陀经)最近在做抄经本,于是仔细校对,然后才发现:有一些流通版本的佛经和乾隆大藏经中的不太一样,百度搜索的时候也找不到相关解释,所以只好来请教各位了.目前发现的有:龙藏第0023《佛说阿弥陀经》二卷,作的抄经本有80多页,流通版同样纸同样字号,只有7页2000多字;龙藏0085《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四十卷,不知道会作成多少页的抄经本,流通版的只有19页6000多字.
网友回答
【答案】 您说的那两种情况.《佛说阿弥陀经》是同名的两部经.而《行愿品》,短的流通版其实是长的里面的最后一品.
龙藏第0023 《佛说阿弥陀经 二卷》,乾隆大藏经 第0196部《佛说阿弥陀经一卷》,是不同的两部经,虽然都是讲阿弥陀佛和净土,但不是同一部经
龙藏0085《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四十卷,是《华严经》三次传入中国的其中一次,是华严经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流通的短篇《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只是“40华严”中的最后一品.品名与经名同.
关于《华严经》的传入中国,有非常曲折的故事.龙树菩萨在龙宫取得《华严经》后,华严经分三次传入中国——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以上三次传播的《华严经》加起来也是不完整的,还不到《华严经》的一半,可惜其余的都遗失了.
您所说的“流通版普贤行愿品”正是上述《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这一品的“品名”,与《四十华严》的“经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