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不恰当的选项是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B.两

发布时间:2020-08-04 12:28:11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不恰当的选项是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B.两人都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C.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亚里士多德反对两端而取中间D.两者的中庸思想完全一致

网友回答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含义是质朴过多而缺乏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过多而缺少质朴就会显得浮夸,文采和质朴比例匀称,相得益彰才能成为君子。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体现中庸思想,再结合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可以得出两人的共同点即中庸思想,A B 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但孔子中庸思想中强调的二者的融合,而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中强调的是折中主义,因此二者的中庸思想并不完全一致,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东西方先哲

点评:材料考查了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