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

发布时间:2020-08-04 17:41:2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分别指什么?但在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探索?(3)材料二对材料一的思想有何发展?这一发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4)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表的?概括他在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网友回答

(1)主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正确调整农轻重关系。(3)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已从农村起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也从设立经济特区迈开步伐。(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三个有利于。解析(1)从材料材料一“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以得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