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反映的是哪项水利工程的作用A.郑国渠B.都江堰C.六辅渠D.白渠
网友回答
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史实的识记。从题中“水旱”“无荒年”可判断与农业生产有关,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第一子目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中的内容:“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江水奔腾而下,但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可知,这句话反映了都江堰的作用,故选B。A选项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C选项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D选项是继郑国渠之后又一条引泾水的重要工程。考点: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都江堰的组成、修建情况、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