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生涯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1:15: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孤寂的生涯[美国]厄内斯特·海明威①  我不善辞令,缺乏演说的才能,只想感谢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委员们慷慨授予我这项奖金。  没有一个作家,当他知道在他以前不少伟大的作家并没有获得此项奖金的时候,能够心安理得领奖而不感到受之有愧。这里无须一一列举这些作家的名字。在座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他的学识和良心提出自己的名单来。  要求我国的大使在这儿宣读一篇演说,把一个作家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说尽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作品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被人理解,在这点上,他有时是幸运的;但是它们终究会十分清晰起来,根据它们以及作家所具有的点石成金本领的大小,他将青史留名或被人遗忘。  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独,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看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  如果已经写好的作品,仅仅换一种方法又可以重新写出来,那么文学创作就显得太轻而易举了。我们的前辈大师们留下了伟大的业绩,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作家常被他们逼人的光辉驱赶到远离他可能到达的地方,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作为一个作家,我讲得已经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再一次谢谢大家。【注释】  ①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医生家庭,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经历广泛,富有传奇色彩。中学毕业后做过报纸见习记者。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从军做了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了重伤。战后以记者身份住在巴黎,刻苦学习写作。20年代起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后者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此后他广泛游历,去西班牙看斗牛,去非洲狩猎,去古巴打鱼。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海明威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并写有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二战爆发后,他再度从军,做战地记者。40年代末,他住在古巴,出版长篇小说《过河入林》《老人与海》。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他不堪浑身病痛,用猎枪自杀。  文章及作者简介引自《中华活页文选》  高中版1999年11期  读完这篇发言后,请想一想,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并且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海明威的与众不同之处。  

网友回答

答案:略提示:   提示:请认真阅读作家简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