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夷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7:12:50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人文武夷 王长青 朱熹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这一跨越时空穿透历史的高度评价,道出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辉煌鼎盛。     正是中国古文化的这两座巍峨的高峰,才撑起了中国历史发展永恒的文明时空,曾令 多少人高山仰止、顶礼膜拜呀!     泰山借孔子而彪炳千秋,武夷山因朱熹而名垂史册。     纵观中国古文化的浩浩长河,我们不能不提到孔子和朱熹,也不能不提到泰山和武夷山,因为他们的生命、智慧和学说早已溶进了这两座大山的脊梁,他们的名字也成了这两座大山的符号和代称。     “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元代朱子学代表人物熊禾在《重修武夷书院疏》中的这段撰文不仅道出了朱熹与武夷山的特殊关系,也道出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朱熹在武夷山著书、立说、讲学、生活达半个世纪之久,与武夷山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浓浓的生命之缘。     自从朱熹把生命托付给武夷山之后,就注定了武夷山必有故事的演绎和文化奇迹的出现。从此,武夷山有了与泰山比肩的高度,成了继泰山之后的又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     如果说武夷山是朱熹生命的依托,那么,朱熹就是武夷山永恒的文化魂魄。     朱熹用一生的智慧与追寻成就了“学达性天”的至高境界,武夷山才有了“道南理窟”的千古流传,人文历史才有了繁星似的灿烂和山岳般的厚重。     身居武夷,感念苍生。朱熹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襟和人生理念,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大跨越,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从此,理学的浩浩长河便有了生命激情的奔涌,“万世宗师”也成了朱熹永恒的定位。     生命的长度不以岁月界定,八百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朱子理学的浩荡古风依然生机勃发,朱熹依然鲜活在世人的心中。因为文化的魂魄和思想的灵魂是永存的。 柳永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婉约派”宗师柳永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星辰。介绍柳永生平,不可不提到武夷山。因为武夷山是他生命的诞生地,是他血脉中永恒的根,也是他人生永远的故乡。     武夷山因柳永而有了人文的绚丽和生命的浪漫,这是武夷山千古一遇的人间词话,更是武夷山永远的自豪与荣耀。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一番何等的文化景象呀!一生中创作的作品能有如此广泛的流传,且经久不衰,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这是苍天对武夷山水的一个馈赠,是历史对武夷山水的一种厚爱。     柳永与武夷山的结缘,这是人文与山水最经典的组合,更是一曲千古绝唱的演绎。一座跨越千年时光的文学丰碑就这样高高地耸立在武夷山,耸立在中国文学史的峰巅上。     武夷山能拥有柳永这样一位顶级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意,是一种缘分。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柳永赞美故乡武夷山水的词作至今仍在武夷山广为传诵;毛泽东生前手书的《望海潮》碑刻如今也成了武夷山柳永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令无数游客驻足品味、诗意奔涌……     柳永为武夷山增添了无穷的亮色。正因为武夷山拥有了柳永这样一位千古词才,山水才有了文学的底蕴和浪漫的情怀,历史才有了生命的放歌和千古的评说,人文才有了跃动的魂魄和流淌的血脉,岁月才有了久远的呼唤和人性的追寻……     纵观浩瀚的中国文学史,有哪一位文人敢于摒弃身份的界线,冲破世俗的眼光,跻身歌妓乐工之中,与这些社会底层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以她们的人生际遇为主要创作题材,写下了大量反映底层人物人生历程的心灵之作?!有哪一位词人能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凄美的人生景致,并传递出词人对人世间无奈的嗟叹?!有哪一位文人能够像柳永一样,敢于蔑视权贵,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我不知道这是人生的财富还是人生的不幸?!我只知道这是才情与性情的高度融合,这是时代与命运的无奈结局。     柳永的一生才华横溢、命运坎坷。历代以来,关于他人格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我只想说一点,柳永的“偎红倚翠”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他是一个真正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性情中人。这是故乡武夷山的骄傲,也是武夷山血脉的真情流淌……     武夷真山水,柳永真性情,这就是武夷山应有的本色。 1.文章最后一段说,“武夷真山水,柳永真性情”,柳永的“真性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中画横线的“如果说武夷山是朱熹生命的依托,那么,朱熹就是武夷山永恒的文化魂魄”一句话有什么含义?从文章中写“朱熹”的部分看,它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文章题为“人文武夷”,但写的为什么却是“朱熹”和“柳永”两个人?请说说你对这 个问题的理解。

网友回答

1.柳永的“真性情”表现在:①敢于摒弃身份界线,冲破世俗眼光,与社会底层人物同呼吸共命运;②以歌妓乐工的人生际遇为主要创作题材,写下了大量反映底层人物人生历程的心灵之作;③以他的词作表现凄美的人生景致,传递出对人世间无奈的嗟叹;④敢于蔑视权贵,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2.这句话点明了朱熹与武夷山的特殊关系:武夷山是朱熹的生命栖息地,而朱熹“学达性天”的至高境界,也成就了武夷山“道南理窟”的千古流传,成就了武夷山人文历史才的灿烂厚重。从文章中写“朱熹”的部分看,它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朱熹把生命托付给武夷山”,下启朱熹对武夷山人文历史的贡献。 3.文章题为“人文武夷”,自然就要表现武夷山的人文性,而朱熹以“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大跨越,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的成就,柳永以“为武夷山增添了无穷的亮色”的才情,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人文武夷”的符号,他们是武夷山永恒的文化魂魄,是武夷山永远的自豪与荣耀,因此,文章就把他们两人作为“人文武夷”的表现内容。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