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揭开生命的面纱——DNA漫谈陈睿 ①地球上的生命辉煌地延续了35亿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生物界,更诞生出了最具有智慧的动物——人类,演绎出了雄壮的生命乐章。而它的谱写和演绎者就是我们的DNA。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这架生命的“琴”,位于细胞内的染色体上,主导着生命一代一代地延续。1953年,年轻的沃森和克里克绘出了这架琴的结构:一种迷人的双螺旋形态。外侧,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平行盘旋而成的是琴架,那中间叫作碱基对的琴弦(G)和胞嘧啶(C),并且只能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进行演奏。但DNA用它那神秘而无限的排列,谱写了无数的生命乐曲,奏响的是最宏伟的生命乐章。 ②那么,DNA为什么可以成为最主要的生命物质呢?条件有三: ③首先,DNA的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它主宰生命的前提,而不稳定的生命将是脆弱的,决不会有35亿年的历程。 ④其次,DNA作为遗传物质要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怎样的呢?开始,它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将两条螺旋解开。在解旋的过程中以每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游离的脱氧核糖核酸为原料,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着解旋进程的发展,子链和母链又盘绕在一起,形成新的与母链一样的DNA分子。它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原则,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保证了复制的精确。复制的DNA又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子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才产生了“种瓜得瓜”的遗传。 ⑤最后,DNA分子能够指导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和性状的体现者。DNA控制生命,就是控制蛋白质。而亲代传给了子代的DNA遗传信息(特有的碱基排列顺序)又怎样通过蛋白质来体现呢?它遵循的是中心法则:子代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一种核糖核酸),再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使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细胞质中核糖体内按照密码子规定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排列起来,合成与亲代一样的蛋白质,从而获得与亲代同样的性状。 ⑥并且DNA还能够产生遗传的变异,这是保证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⑦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的伟大,正如“人类基因重组计划”首席生物学家柯林斯所说:“我们原以为它像《战争与和平》那样复杂,但是不!它只用了3万个碱基对和百万分之一的差异就造就了我们复杂的人类!” ⑧我们还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缓慢地前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读懂这本真正的无字天书,得知生命的奥秘,造福苍生。(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2)对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简要说明第②③段中加粗的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和前两篇短文相比,你认为此文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举例说明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概括本文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DNA(2)C(3)“最”表明了DNA是众多生命物质中最主要的一种,丢掉“最”就不能突出这个重要性。“相对稳定性”中的“相对”带有“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意思,如果去掉“相对”那么对DNA分子的特性就表述不准确了。(4)本文为了使DNA知识通俗化,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DNA是生命的“琴”)和生物学家柯林斯的形象说法等,让普通读者更容易接受,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5)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注释 举例略(6)说明了DNA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点拨:根据文中所讲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要求全面准确,不可断章取义,从每一部分所讲的内容入手,进行总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