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实验室制氨气B.
配制稀硫酸溶液C.
构成铜锌原电池D.
滴定FeSO4溶液
网友回答
C
解析分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后,又在试管口生成氯化铵固体;
B、配制浓硫酸时,应在烧杯内稀释;
C、锌失电子,沿着导线流向铜,铜离子在铜电极得电子,形成铜锌原电池;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乳胶管.
解答: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又生成氯化铵固体,无法制取氨气,故A错误;
B、浓硫酸密度比空气大,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应在烧杯中稀释,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故B错误;
C、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是: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锌和铜活泼性不同,锌失电子,沿着导线流向铜,铜离子在铜电极得电子,形成铜锌原电池,故C正确;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乳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熟悉的实验进行再现式考查,解答时要注意实验中是否出现与所熟悉的实验有所不同,避免忽略了小的改变而出现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