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关于武士道精神日本现在还存在武士道精神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1-03-25 00:31:49

关于武士道精神日本现在还存在武士道精神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网友回答

【答案】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制度中武士阶层(称作侍,さむらい)的道德规范.如同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骑士道(骑士精神)的规则,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剖腹(腹切 はらきり、切腹 せっぷく)自杀.
  历史
  武士道完成于德川幕府,来源于神道教、佛教、阳明学.从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于主君,尊敬祖先;从佛教的禅宗(主要是临济宗和曹洞宗)得到了平静、沉着、不畏死;从儒学中得到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武士道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江户时代之前,江户时代后,明治维新之后.
  江户时代之前:主要崇尚个人荣耀与家族名誉,讲究个人实力,不尚下对上的忠诚,也就是流行以下克上,提升个人与家族的政治威望,代表典型是足利尊氏、明智光秀.
  江户时代:幕府为了安定社会,制定诸多武家法规,其中吸取了许多佛家思想以及朱舜水阳明学说,包括修养(安天命,尽忠孝,讲仁义),本份,得主尽忠,忠于主君,不顾身家,报恩,克己,面对逆境而不动摇,以内在的修行,稳定武士阶级的伦常,外在上也以严格取缔的方式约束对上不敬的行为,把社会带向和平稳定的方向,代表人物是山鹿素行和吉田松荫,这些武家法规,就形成了现在所谓的武士道,这使得武士有了恒常效忠对象.
  明治时代之后:因实行四民平等、废刀令,使武士的地位被削弱,但而后随著军国主义的发展,武士道再度被提倡,并被强调成对天皇的彻底服从与武勇.
  经过十二世纪晚期的发展,武士道成在16世纪成为成文的准则.当19世纪中叶,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结束以后,封建制被废除以后,武士道也被遗弃了,但他的影响,主要在军队中,仍然存在.
  1899年12月,新渡户稻造用英文著书《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向西方介绍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主要内容包括:
  义
  勇
  仁
  礼
  诚
  名誉
  忠义
  遵守武士道的武士腰间经常佩戴武士刀,以象征勇武.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