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出自何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年前看见的,不知道来自何处.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出自《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法宝坛经》的简称,从公元六七六年二月八日,六祖惠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登坛受具足戒,并于戒坛旁开始说法后,弟子们为了纪念他,从此处开始弘法,所以将他前后的语录统称为《坛经》.
五祖弘忍大师印可惠能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时,把衣、钵二物转授给他,并告诉他:「你已为第六代祖师,好好地自行护念,广度众生,但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惠能于是辞别五祖往南行去,大约走了两个月,抵达大庾岭,后面追来了数百人,想要夺取衣钵.
此时惠能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而隐避在草丛中.不久,惠明最先赶上,当他一把提起衣钵,却发现衣钵似有千斤重似的,怎么提也提不动,他大声地说:「行者啊!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夺衣钵而来!」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求法而来,当屏除心中的外缘,我才为你说法.」过了一会儿,惠能向惠明说:「不思善,也不思恶,如此的当下,那个是本来面目呢?」此话一出,惠明忽然契悟了,他感激地说:「学佛这么多年,却不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今蒙行者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于是礼惠能为师.
从这个典故看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指一种证悟自性本心的修行境界.现今这句话则用来比喻我们对任何事物,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个中滋味.佛教是强调实践的宗教,真正的证悟必定来自于亲身的践行,而非谈玄说妙、光说不练,人生中许多生命的道理或喜悦,都是践行后的成果,是别人替代不得,不足为外人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