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2018期末考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11:39:00

超星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2018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
地球上的物质运动主要包括两大能源驱动力,分别为()。
A、宇宙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
B、宇宙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C、太阳辐射能及生物内部能量转化
D、太阳辐射能及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
正确答案:D
2
根据宇宙辐射和云量关联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宇宙辐射整体趋势是不断减少的
B、近年来地球的云量不断增加
C、地球的温度在近百年中是下降了的
D、通过不同方式测算的宇宙辐射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B
3
据测算,从7亿年以前到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累计重量约为地球的()倍。
A、10
B、100
C、1000
D、10000
正确答案:C
4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影响的元素流通率主要影响了()元素。
A、碳
B、氮
C、磷
D、硫
正确答案:A
5
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
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
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
正确答案:D
6
从整体的趋势看,北半球主要地区从1700年到1980年之间面积比例大量升高的是()。
A、森林
B、草原
C、牧场
D、农地
正确答案:D
7
关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比热容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环境的比热容比陆地环境大
B、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在温度变化上缓冲性更大
C、水环境放热比陆地环境更快
D、水环境吸热比陆地环境更慢
正确答案:C
8
从全球角度看,随着(),土壤呼吸量减少。
A、植被的NPP的增加
B、年平均气温的升高
C、年降水量的增加
D、低纬度向高纬度变化
正确答案:D
9
关于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二氧化碳一般比较贫乏
B、二氧化碳和水结合而成碳酸,能调节pH
C、水中二氧化碳适量增加能延缓光合作用和许多生物的发育过程
D、二氧化碳不足对动物有麻醉作用甚至有毒
正确答案:B
10
水体中受人类影响的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包括()。
A、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B、排到大气里的废气
C、水土流失
D、有机垃圾、家畜和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
正确答案:C
11
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12
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
B、氮
C、磷
D、硫
正确答案:D
13
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
A、40%
B、70%
C、90%
D、99%
正确答案:C
14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为()。
A、2-7年
B、5-10年
C、13-18年
D、15-20年
正确答案:A
15
下列数据中,不属于主流理论观点的是()。
A、大气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升高到450ppm-550ppm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摄氏度
B、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C、温度上升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加剧,部分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推动温度继续上升
D、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需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正确答案:C
16
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迁移很快的物种属于()。
A、s-迁移对策种
B、k-迁移对策种
C、r-迁移对策种
D、d-迁移对策种
正确答案:C
17
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
A、12-1万年前
B、8.5-8万年前
C、1.8-1.5万年前
D、1.5-1万年前
正确答案:D
18
针对全球土地利用和植被动态研究,制订了一个基于1公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全球分类系统,其中包含()类。
A、11
B、15
C、17
D、23
正确答案:C
19
()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A、生物多样性变化
B、气候变化
C、人口增长
D、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
正确答案:C
20
遥感的起源可追溯到()。
A、17世纪初
B、18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正确答案:C
21
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中,影响气候变化的发生时间和发展的是()。
A、温室气体的源和汇
B、云量及其变化
C、海洋
D、极地冰雪
正确答案:C
22
()又被称为“转换函数模型”。
A、林窗模型
B、经验模型
C、过渡性模型
D、协作性模型
正确答案:B
23
20世纪中期以后,植物气候分类系统大多以()为基础的综合气候指标作为依据。
A、可能降水
B、可能蒸散
C、可能均温
D、可能收支
正确答案:B
24
关于遥感资料和陆地生态学定量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数据与计算机相结合,改进了模型的质量和可信度
B、可以用来验证模型预测的结果
C、卫星遥感数据提供了最可靠、最有效的资料来源
D、定量模拟主要是模拟全球各种植被类型的水分、养分和CO2循环
正确答案:D
25
含豆科植物多的植被比含豆科植物少的植被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表现的反应是()。
A、反应更大
B、反应更小
C、不确定
D、没有区别
正确答案:C
26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降水量的()集中在夏秋季节的3到4个月内。
A、20%
B、40%
C、60%
D、80%
正确答案:C
27
二氧化碳倍增后,湖水水温变化一般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B、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升高
C、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不变
D、上层湖水温度不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正确答案:B
28
近十年来,世界大部分国家主要采用(),便于全球进行比较。
A、NDVI
B、AVHRR
C、GLIS
D、IGBP-DIS
正确答案:A
29
生物入侵的现状是()。
A、大多数的入侵者可以成功地定居,而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到处泛滥成灾
B、大多数的入侵者可以成功地定居,但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并不到处泛滥成灾
C、大多数的入侵者并不能成功地定居,但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到处泛滥成灾
D、大多数的入侵者并不能成功地定居,而大多数成功定居的入侵者也并不到处泛滥成灾
正确答案:D
30
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A、20%
B、40%
C、60%
D、80%
正确答案:D
31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
A、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B、外形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分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正确答案:D
32
一般来说,外来物种指的是()。
A、入侵微生物
B、入侵植物
C、入侵动物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33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34
按照生物质燃烧对相关气体排放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烃、对流层臭氧
B、一氧化碳、对流层臭氧、二氧化碳、非甲烷烃、甲烷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烃、对流层臭氧
D、二氧化碳、对流层臭氧、一氧化碳、非甲烷烃、甲烷
正确答案:D
35
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
B、海洋变化
C、火山喷发
D、水汽输送
正确答案:C
36
根据大部分科学研究成果,全球气候变化的后果不包括()。
A、沿海地区被海水淹没
B、土壤盐渍化
C、高纬度生物向低纬度迁徙
D、台风强度和频率增加
正确答案:C
37
类比法预测主要是根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作为预测未来全球变暖引起后果的直接依据。
A、上新世大暖期
B、上新世小冰期
C、全新世大暖期
D、全新世小冰期
正确答案:C
38
相较于其他尺度,可操作性更强的是()。
A、区域和宏观尺度
B、区域和景观尺度
C、全球和宏观尺度
D、全球和景观尺度
正确答案:B
39
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
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
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
正确答案:D
40
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
B、湿度
C、空气成分
D、污染物
正确答案:A
41
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
A、5%-15%
B、5%-25%
C、10%-15%
D、10%-25%
正确答案:B
42
关于冰芯记录的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辨率高
B、时间尺度长
C、环境信息少
D、有效手段之一
正确答案:C
43
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首先应把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造成的直接变化和()区别开来。
A、地球自身温度变化规律
B、宇宙辐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C、由人类干扰造成的间接变化
D、由地质运动引起的间接变化
正确答案:C
44
在淡水生物丰富的中纬度温暖区域,每10年紫外线辐射增加()。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正确答案:A
45
早期唯一考虑季节的分类方法是()分类系统。
A、柯本
B、魏泰克
C、特罗尔
D、吉良
正确答案:C
46
最初的遥感像片是通过气球于()完成的。
A、1844年
B、1849年
C、1854年
D、1859年
正确答案:D
47
随着植物的生长,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加速了岩石破碎的过程,这种风化属于()。
A、物理风化
B、生物物理风化
C、化学风化
D、生物化学风化
正确答案:B
48
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
A、二氧化碳
B、氧化亚氮
C、甲烷
D、水汽
正确答案:D
49
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关键是()。
A、控制荒漠化
B、保障生物多样性
C、控制人口增长
D、减少气候变化
正确答案:C
50
决定全球变化研究的成败的是()。
A、正确的研究方法
B、变化的实物证据
C、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D、研究的范围大小
正确答案:C
二、判断题
1
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 √
2
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正确答案: ×
3
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中,感热密度分析法有效地解决了仪器不统一导致产生误差的情况。
正确答案: ×
4
在草本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中,除农作物的谷物外,大都以落叶、落枝和桔杆还田的形式返回到生态系统中。()
正确答案: √
5
根据方精云相关研究,森林凋落物生成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少趋势。()
正确答案: √
6
试验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数据结果不准确,无法体现出长期生态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 √
7
不同的地带性植被对于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同长度的滞后性。()
正确答案: ×
8
一氧化碳释放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等人类活动,因此,其浓度是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正确答案: √
9
大陆的物种数与该大陆的面积呈密切正相关。()
正确答案: √
10
遥感技术系统可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动态式三种。()
正确答案: ×
11
过去是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基础。()
正确答案: √
12
人类影响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地球物理效应和地球生物效应。()
正确答案: ×
13
如果从人口总数角度考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经生产量值约是全球平均的1~2倍。()
正确答案: ×
14
科学家发现随着科技进步,运用人工生态系统模拟的结果和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差异越来越小,野外模拟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正确答案: ×
15
臭氧空洞的形成并不只是与氟里昂和氧化氮等的使用有关。()
正确答案: √
16
光合作用测定法中,总光合量等于净光合量减去呼吸量。()
正确答案: ×
17
目前全球气象数据主要来自城市地区,缺少偏远地区和海洋上空的资料,这也给判断全球气温的变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正确答案: √
18
在仅考虑中国植被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收支平衡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起着一个大气二氧化碳汇的作用。()
正确答案: √
19
可能蒸腾包括所有表面的蒸发与植物蒸腾。()
正确答案: √
20
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而且能够进行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分析以及灾损估算。()
正确答案: √
21
温带落叶阔叶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直到黄河以南的区域。()
正确答案: ×
22
陆地植被蒸腾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一切生命成分及其功能的基础。()
正确答案: ×
23
根据相关研究,地球上40万年来平均温度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正确答案: ×
24
由于森林占陆地植被生物量的60%左右,因此,森林植被生物量的准确估算对估算全球陆地植被碳库尤为关键。()
正确答案: ×
25
海水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千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高14%。()
正确答案: ×
26
根据对南极冰芯的研究,很有可能是温度先升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才升高。()
正确答案: √
27
地理上的定位误差主要包括两幅遥感图像的拼接误差以及用二维平面来表达三维空间时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正确答案: √
28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林木成熟期的缩短,应当适当拉大轮伐期。()
正确答案: ×
29
即使外来种在某一地区生存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有可能逐渐消失,不一定会对本地种构成灭绝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
30
除金枪鱼和鲸鱼渔业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主要鱼场都集中在沿岸内湾及大陆架水域。()
正确答案: √
31
全球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维度。()
正确答案: √
32
高温导致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加强,干旱期的延长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的积累。()
正确答案: √
33
臭氧对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强烈影响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 √
34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印度尼西亚降水显著减少,秘鲁的太平洋沿岸降水显著增多。()
正确答案: √
35
当前研究全球元素循环分为寒带、中纬度、热带、海洋及山地5个区域来研究。()
正确答案: ×
36
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硝酸盐的脱氮和氨盐的硝化。()
正确答案: ×
37
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作用、土壤气象因子、抑制因子、土地利用方式等四类。()
正确答案: √
38
如果气孔导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光合速率提高的话,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必然增加。()
正确答案: √
39
我国正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再生能源占到一次性能源的15%左右。()
正确答案: √
40
1999年12月2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在北京召开了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
正确答案: √
4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气温显著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正确答案: √
42
浮游植物的过量增殖还会使水体缺氧,直接杀死水生动物,或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逃离。()
正确答案: √
43
相关研究结果标明,暖温带乔木层森林火灾释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要低于寒温带温带乔木层、亚热带乔木层和热带乔木层。()
正确答案: ×
44
总体上来说,中国南方的NPP要高于北方。()
正确答案: √
45
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正确答案: √
46
隐生宙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和古生代。()
正确答案: ×
47
磷化氢通常产生于一些厌氧体系。()
正确答案: √
48
在获得相同热能的情况下,燃气释放CO2是煤释放CO2的0.136倍。()
正确答案: ×
49
遥感的3S技术主要是指RS、GIS、GPRS。()
正确答案: ×
50
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样带(NECT)主要是受水分的控制。()
正确答案: √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