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一把艾蒿回家》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17 04:12:21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男人女人的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蒿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他(她)采了做什么?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③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④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孩子们得了大人指令,如撒欢儿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怀抱中的艾蒿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之后才又一窝蜂似的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眼睛瞟到,心里的欢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吃了。大人们这时若支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還快。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避邪。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后来,她去了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的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避邪呢!”我又补充。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选自《丁立梅散文选》)
  【阅读练习】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由“端午节带儿子出城采艾蒿”这件事引发了哪些联想。
  2.文中两处画线句都描写了艾蒿,它们在修辞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网友回答

参考答案:1.联想到:(1)《诗经》中采艾蒿的诗句(或采艾蒿的青年男女)。(2)儿时端午节采艾蒿的乐事(或故乡的风俗,采艾蒿插艾蒿的乐事)。(3)远在美国的友人发来的邮件(或远方的友人,身在异国他乡,怀念端午节充满艾蒿气味的童年)。(4)若干年后儿子也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孩子采艾蒿。
   2.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意:写出了艾蒿如乡村女儿一样的普通和朴实,把艾蒿比成“婴儿”,更表达了作者对艾蒿朴实与纯真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3.端午节采插艾蒿是一种民俗。作者会在端午节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采艾蒿,作者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也会在端午节怀念艾蒿的味道,因为她们都有童年采艾的经历。艾蒿已经成为故乡的记忆,寄托着浓浓的乡情。这一习俗定会为人们喜爱并流传下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