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管锥编】谁有钱钟书《管锥编》的读后感啊?800字的.要从文艺心理学或者是...

发布时间:2021-03-20 11:42:34

谁有钱钟书《管锥编》的读后感啊?800字的.要从文艺心理学或者是美学角度.读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几部或者是其中一部也可.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管锥编》是钱钟书的一本笔记总集,其中汇集了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等书的评注.大家读不懂主要有三个原因:
  旧版书都是繁体字,且排版混乱.
  这是一本参考书,需要对照着原书阅读,就好比一本《数学习题答案集》,你一眼看去就是“1.选择题:ABACD,DDCAA,2填空题:多项式,0, 正三角形”.当然会觉得不知所云.
  钱钟书将自己掉书袋的毛病发挥到了极致,引用大量的文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只要跳过这些引用文献,先理解其主体部分,就能很容易的读懂.
  要读《管锥编》对某书的注释,理论上就要先读原书.《周易》,理论体系庞大,专有名词晦涩,好比现在的《量子力学》;《左传》正相反,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微言大义,好比如今的《中共党史》,这两本书非名师指点不得入门;《诗经》倒是可以一读,但读《毛诗》就请谨慎,如果你看新闻联播会头晕呕吐睡不着,看《毛诗》恐怕也会有同样的反应.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推荐大家读读《管锥编》的《史记》部分.当初在高中读《史记》时,也确实拿了《管锥编》作参考,尔后写了几篇《史记》的读后感让老师惊为天人.如果你还有孩子在读高中,也可试着推荐他一读.
  下面我会为大家解读《管锥编》对《史记》中《陈涉世家》的评注,之所以选择这一篇,是因为《陈涉世家》很多人在高中时学过.没有学过的也别着急,听我讲一下这个小故事:
  话说陈涉(就是秦末起义的陈胜)原来是个种地的苦哈哈,有天就和一起种地的人说:“谁要是发达了,不要忘记穷哥们.”结果别人都笑他:“一个种田的也会发达么?”后来,陈涉真的做了王,当初的一个穷哥们就来找陈王,陈涉开始对他也还不错.谁想这个人不上路,到处宣扬陈涉过去的糗事,让陈涉很没面子,最后这人就被陈涉咔擦掉了.
  下面是钱钟书根据这个故事在《管锥编》中写的评注,我的注解用了红字,所有掉书袋的部分用了蓝字,读的时候可以先读红字,再结合读黑字,最后读蓝字.
  
  史记会注考证第十四陈涉世家
  “贵毋相忘”和“贵易交”
  标题——由“贵毋相忘”和“贵易交”这一对矛盾而想到的.
  第一段讲“贵毋相忘”:
  辍耕陇上,长恨久之,曰:“苟富贵,毋相忘!”
  按《外戚世家》记薄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毋相忘!””.
  又记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疆饭,勉之!”即富贵,毋相忘”.
  “即”可作“若”解(见前论《赵世家》),即“苟”意,而此处又无妨做立即解.
  盖皆冀交游之能富贵,而更冀其富贵而不弃贫贱之交也.
  
  第二段讲“贵易交”: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引谚曰:“贵易交”
  《唐摭言》卷二王冷然《与御史高昌宇书》曰:“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
  《全唐文》卷二一四陈子昂《为苏本与岑内史启》曰:“然亲贵盈朝,岂忘提讲?”
  盖人既得志,又每弃置微时故旧之失意未遇者也.二事节人情世道之常.
  
  前两段讲了,我们常希望朋友富贵后不要忘记贫贱之交(贵毋相忘),但往往富贵后又会抛弃贫贱之交(贵易交),这两种都是人之常情.下面分析为什么会如此:
  然伙涉为王,初未矢故.同耕者遮道而呼,涉即载与偕归;客自“妄言轻威”,致于罪遣,乃累涉亦被恶名.
  《西京杂记》卷二记公孙弘起家为丞相,旧交高贺从之,怨相待之薄,曰:“何用故人富贵为!”扬言弘之矫饰,弘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
  是则微时旧交,正复难处,富贵而相忘易交,亦有以哉.
  地位差距太大了,很难相处,这就是“贵易交”的原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