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

发布时间:2020-08-17 17:56:4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处处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 “饲”,喂养D.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生存,活下去【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苛政猛于虎也
或泄于目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是亦不可已乎C.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D.而吾以捕蛇独存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甲、乙两文都是先叙后议。B.乙文中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C.甲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D.甲、乙两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但甲文段卒章显志,乙文段却开篇点明主旨。【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分)
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分)D 

网友回答

(答案→)D 
解析:
【小题1】“生”在此句中是使动用法的词,应译为“使……活下去”。
【小题2】A比∕从B已经∕停止D靠着,凭着∕按照,因此应选C,都是句首的关联词。
【小题3】“甲、乙两文都是先叙后议”的说法不正确,甲文是先叙后议,而乙文不是。
【小题4】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为”“病”“或”, “为”在句中可用“做,干”,“病”与今义不同,应译为“困苦不堪”。“或”是多义词,此句中应译为“有时”。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