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引文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农民徭役负

发布时间:2020-07-25 06:26:20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引文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没有劳动时间B.春秋战乱不已,农业生产遭到破坏C.井田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小农经济成为东方封建制的特点

网友回答

C解析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题干中的“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反映了“公田”已经不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了,“公田”即是春秋时期的井田,这种现象说明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晚期出现了私田,这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如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岁亩”。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因此正确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