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部落的特征是什么? 历史
网友回答
【答案】 氏族
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他们往往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标记.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甚至禁止与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婚配.
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会议决定.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
氏族是相信有共同祖先的一群人,一般具有共同的图腾.
部落
民族共同体发展中的一种历史类型.由同一血缘的两个以上的氏族或胞族组成.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对处于母系制阶段的印第安人部落形态作有详细记述.古希腊荷马时代,部落已建立在父系制基础之上,有作为常设权力机关的议事会和掌握军事指挥、祭祀、审判等权的军事首长(巴赛勒斯).古罗马王政时代,每一部落须由十个库里亚(胞族)构成,并设元老院、 人民大会、 和勒克斯 (王).进入原始公社后期,因各种战争的日益频繁,最终导致了血缘联系逐渐被地域联系所取代,出现了由若干部落的解体并结合而成的部落联盟,成为原始公社瓦解的开始和新的民族共同体部族或民族出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