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黔之驴》)[乙]蛙于草中,视牛渐近,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①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曰:“与前无异。”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②,腹裂而死。牛历③其旁,践蛙尸于泥中。此谓不自量力者也。注:①伙:同伴。②须臾:很短的时间。③历:经过。(选自《蛙与牛斗》)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 益习其声: (2) 稍近益狎: (3) 欲逾于牛: (4) 此谓不自量力者也: 2.下列句中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于:欲逾于牛尝驾黄鹤返憩于此B.去:乃去去远矣C.者:觉无异能者此谓不自量力者也D.其:牛历其旁断其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 驴不胜怒,蹄之。 __(2) 牛历其旁,践蛙尸于泥中。 __4.驴和青蛙的结局都是可悲的,更加可悲的是它们至死都不知死的原因,你能从驴或青蛙的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网友回答
1.⑴习:熟悉。 ⑵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⑶逾:超过、胜过。 ⑷谓:叫作、称为。2.D3.(1)驴子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2分)(2)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蛙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中。(2分)4.驴: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徒有虚表,那些外强中干,无才无识的无耻之徒,最终会走向灭亡。青蛙:凡事要量力而行,要正确估量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解析】试题分析:1.(1)“习”在此的意思为“熟悉”,不能理解为“练习”等意思;(2)“狎”为“态度亲近而不庄重”的意思;(3)“逾”在此意思为“超过”;(4)“谓”在此意思为“称为”,不能理解为“名词”。2.A、对于 在。B、离开 距离。C、表猜测的语气 ----的人。D、他的 他的。经分析,D项是正确的。3.(1)“胜”是“能承受”的意思,“蹄”是“用蹄子蹄”;(2)“历”是“经过”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翻译这两句的意思的时候,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4.从驴或青蛙的身上得到的启示,我们应该从多角度来分析。可以从“驴”或“青蛙”这个角度直接分析启示,也可以从“老虎”或“牛”这个角度间接分析启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点评:理解课外文言文,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大意,题目涉及到的部分再精读,然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