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调查 穹顶之下】...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发布时间:2021-04-02 07:32:19

【环境保护】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网络热点.材料二:PM2.5(10)是指空气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材料三:2014年冬季到2015年春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国际标准海口香港南昌北京兰州20385079121150(1)根据材料描述我国东部地区PM10平均浓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其形成原因.(2)《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提到,我国走出“霾”伏还需要巨大的努力.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 地理

网友回答

【答案】 (1)结合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有海口到兰州PM10浓度在逐渐增加,越向北浓度越高,主要原因考虑大气状况以及冬季人们的取暖问题.(2)治理此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从污染物的源头,技术等切入.故答案为:(1)特点:大体上由南向北PM10平均浓度呈增加趋势(或PM10平均浓度南方低,北方高).原因:冬半年北方地区空气干燥且靠近沙源地;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烟尘多.(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清洁煤、液化煤等技术;植树造林;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