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的问题请问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人,东晋南朝的土断,它断的是哪些内容,包不包括检籍,括户?

发布时间:2021-02-22 02:10:40

东晋南朝的问题请问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人,东晋南朝的土断,它断的是哪些内容,包不包括检籍,括户?

网友回答

我认为是不包括的!在回答问题之前得明确三个概念:
括户:通过检查户口,将隐漏不报和逃亡人口搜括出来,遣送还乡或就地入籍.又称括客.这种清查浮客的活动,历代均有.
检籍:企图清查伪冒士族,增加财政收入,因各级官吏作弊,使穷人深受其害.
而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是针对当时侨人和侨州郡而实行的政策.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供参考答案1:
土断制度是东晋南朝安置流民的独特制度,简单说来,它的出现就是为了处理侨州郡县问题的。晋永嘉丧乱之后,大量北方流民南下,如何安置这些流民成了令东晋王朝头痛的问题。因为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骚乱和起义,西晋已有前车之鉴。对此,东晋王朝采取的办法是设置侨州郡县来管理他们。
为什么要设立侨州郡县呢?当时流民大批南下,常常集中流入某一区域,因此,当他们到达南方的时候,以他们原来的籍贯建立一个侨州或郡或县,就能很快将这些流民管理起来,不至于引起动乱。尤其是北方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南迁往往声势浩大,带着自己的族人、部曲、佃客,以及沿途投靠的人。对于大族来说,“地望在习惯上已经变成了他们的商标”[1],他们从心理上不能马上接受背离祖籍的事实,即所谓“难者必曰:人各有桑梓,俗自有南北。……君子则有土风之慨”[2]。所以,这种保留原来州郡名称的办法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况且,设置侨州郡县大约也是出于统治者能够很快光复北土的美梦。
东晋的侨州郡县主要有四个中心区:淮南区、江南区、汉水流域和益州地区[3];基本上就是流民集中流入的几个区域。但这些侨州郡县的设置非常混乱,“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4]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些州郡县的寄寓性,即它们没有实际的地理范围(实土)。皇帝制定的管理者只是管理流民人口,而这些人口又是杂居在南方的郡县之中的。这样就造成了这些侨州郡县极无固定性(统治者也经常改划某一个侨州郡县的治理范围),在实际操作中十分混乱,与原有的州郡县冲突,“郡守长吏,牵置无常,或兼台职,或带府官”[5]。而且侨州郡县着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从“今荒小郡县,皆宜并合,不满五千户,不得为郡,不满千户,不得为县”[6]的建议来判断,当时极有可能存在几百户甚至几十户即称一县的景象,可想郡县之多!
在最初设置侨州郡县的时候,这一制度对于安定流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侨州郡县的流民可以享受一些优待。太元年间,豫章太守范宁称:“今宜正其封疆,以土断人户,明考课之科,修闾伍之法。……君子则有土风之慨,小人则怀下役之虑。”据此推断,在土断之前,侨州郡县的流民很可能不用负担徭役、不纳租税或者纳很少的租税。这样的宽容政策对于北方人民是极有吸引力的。事实上,东晋初的赋役政策在理论上的确很轻,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六月方“初税田,亩三升”,隆和二年甚至减税为二升,比曹魏时还轻,比西晋就更轻了。再加上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就大批南下了。
侨州郡县毕竟是一时之策,这样混乱的状况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因此,一旦流民稳定下来,安心生产之后,如何处理这些侨州郡县就摆到了眼前。东晋统治者采取了“土断”的办法。以下是流民潮和实行土断的时间次数对照表:(据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制作)
北方流民的南下
土断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
司马睿移镇江东,流民渡江
东晋元帝太兴四年=公元321年
东晋失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地区,流民渡江
1、东晋成帝咸和年=公元326-334年
2、东晋成帝咸宁七年=公元341年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
桓温出兵关中,流民南下
3、东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庚戌制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
淝水大捷,流民渡江
4、东晋安帝义熙八年、九年=公元412-413年
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
刘裕北伐,流民南渡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
北魏南侵,流民渡江
5、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
宋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
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流民南渡
6、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473年
7、齐高帝建元三年=公园481年
8、梁武帝萧衍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9、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