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探秘溶洞的成因你去过房山石花洞吗?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溶洞的形成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主要归功于一种普通常见的物质-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地下水长期侵蚀下,石灰岩里难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不同温度下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溶解度见表1),并且碳酸钙的溶解有赖于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随着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析出碳酸钙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了解了溶洞的相关知识后,你将会理解那些钟乳石、石笋、石幔等为什么会悄悄地游走、长高、变小,将会更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表为不同温度下CaCO3、Ca(HCO3)2、CaCl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g) 0t℃ 20t℃ 40t℃ 60t℃ 80t℃ CaCO3 ------ 0.0013 ------ ------ ------ Ca(HCO3)2 16.15 16.60 17.05 17.50 17.95 CaCl2 59.5 74.5 128 137 147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2)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石笋的“游走”最少需要发生___个化学反应.(4)由上表可知40时氯化钙的溶解度为___.分析对比表中有关碳酸氢钙、氯化钙溶解度的数据,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是___. 化学
网友回答
【答案】 (1)由题干信息可知,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填:CaCO3;(2)碳酸氢钙在受热或压强减小时,会分解为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HCO3)2═CaCO3↓+H2O+CO2↑;(3)石灰岩里难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随着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析出碳酸钙沉淀.所以石笋的“游走”最少需要发生2个化学反应;故填:2(两);(4)由表格数据可知,在40℃时,氯化钙的溶解度为128g;由表格数据可知,与氯化钙相比,Ca(HCO3)2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相同温度下,Ca(HCO3 )2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钙的溶解度.故答案为:128g;相同温度下,Ca(HCO3 )2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钙的溶解度;与氯化钙相比,Ca(HCO3)2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问题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分析;(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4)根据表格数据来分析解答. 名师点评 本题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以信息题的形式介绍了溶洞的形成,掌握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溶解能力,紧扣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以信息题的形式介绍了溶洞的形成,掌握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溶解能力,紧扣信息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