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 年之间.CHINA名称就因

发布时间:2021-02-18 09:27:01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 年之间,CHINA名称就因此得来。从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无不反映着一个时代所 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环境。

材料一  古代中国制瓷业的产生与发展简表

新石器时代

发明了陶器,制瓷业起源。

东汉晚期

出现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成功烧出白瓷,为制瓷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隋唐

工艺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唐末以后,瓷器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中最大宗的物品。

宋代

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系统,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

进入彩瓷时期,烧出了青花和釉里红。

明代

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

创造了粉彩和法琅彩。

材料二  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下图),画了盛水果和汤的三件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东西方博览会展品目录》中评论说,“从16世纪起,欧洲瓷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既在装饰图案又在物质方面为模仿中国瓷器而作出努力的历史”。

18世纪初,法国有一首诗:“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瓷业对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古代中国瓷器的评价认识,材料二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材料三  瓷器是高岭土(矿物)经过加工成型,再经高温烧制而成。下图示意为中国古代与现代陶瓷主要生产地分布。

   (3)在中国古代瓷窑由少量的官窑逐步发展到众多的民窑,而且,瓷器成为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商品。指出这些现象所体现的两种文化扩散类型。

   (4)比较图中古代瓷窑和现代瓷窑区位选择的不同点,并简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家居陶瓷消费从注重实用,向更加注重文化品位的高端消费发展。联系实际,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家居陶瓷消费水平提高的原因。

   (6)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制瓷业发展的必然性。


网友回答

答案:

(1)特点:历史沿革久远;地方特色鲜明:工艺不断进步;实用价值突出:早就远销海外。

影响:艺术品摆设提高生活品位;制造生活用具满足日常需要:用于交换谋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中世纪欧洲对中国瓷器文化的仰慕:中国瓷器引领了欧洲制瓷业的发展:中国瓷器早就享誉世界;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3)等级扩散  迁移扩散

(4)古代瓷窑多分布在原料丰富地区并临近政治文化中心,现代瓷窑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与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交通改善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原料的来源增多、利 用率与生产技术提高:能源更加多样化,现代瓷窑逐步向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转 移。

(5)①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②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决定了消费的水平。④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变化,基本生存性消费得到满足,发展性、享受性消费必然逐步提高。

(6)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中国陶瓷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内到外,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陶瓷业的创新和发展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科技进步联系在一起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的飞跃。陶瓷业经过代代相传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必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不同陶瓷生产技艺和不同地区陶瓷交流和创新以及前后相继的联系必然推动陶瓷业的变化和发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