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t℃时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了4克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6克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在t℃

发布时间:2020-08-01 06:37:29

现有t℃时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了4克晶体;再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6克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在t℃时,未蒸发水之前原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C.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100克水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大

网友回答

D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A、稀溶液与浓溶液是相对的概念,所以并不能直接说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如果原溶液饱和,则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应该相等,而第一恒温蒸发掉20g水,析出了4g晶体,第二次恒温蒸发掉20g水,析出晶体变成了6g,所以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C、依据第二次蒸发的条件分析,因为第二次蒸发时溶液已经饱和,所以根据20g水可析出6g溶质,则100g水中便可溶解30g溶质溶液达到饱和,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0g/100g水;D、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而最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最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和应用,关键点是不同情况下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