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苏联和中国农业政策经验教训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结

发布时间:2021-02-18 17:29: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苏联和中国农业政策经验教训的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为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在农业上先后实施了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制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简要评价这些方针政策。(6分)

材料一: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2)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回答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如右图)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苏1980年以后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4分)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是今后12年内指导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了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第一是农民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第二是严格遵循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原则。――摘自新华网

(4)根据材料三分析,土地承包权流转与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有何本质差异?(4分)?

(5)从中苏农业政策中,你有哪些启示?(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答案:(1)余粮收集制: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分)粮食税制: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2分)农业集体化: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与当时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分)

(2)状况:社会生产力在1958年后遭到极大破坏。(2分)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2分)

(3)原因:1980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业上取得极大成就,苏联的僵化体制阻碍了农业的发展。(4分)

(4)答:前者是农民的个体所有制(私有制),后者是集体所有制(公有制)(4分)

(5)制定农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必须保护农民的利益。(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