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下列是发生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些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公车上书②创办万木草堂③戊戌政变④颁布《定国是诏》A. ①②④③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①②③④
下列是发生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些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公车上书②创办万木草堂③戊戌政变④颁布《定国是诏》A. ①②④③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①②③④
发布时间:2020-10-08 20:56:36
下列是发生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些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公车上书 ②创办万木草堂 ③戊戌政变 ④颁布《定国是诏》
A. ①②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网友回答
(答案→)A. ①②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中一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公车上书发生于1895年,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公车上书失败后回广州创办的,戊戌政变发生于1898年9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发生于1898年6月。故答案选A。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你认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B①改革政治②兴办新式学校③翻译外国书籍④建设海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下一条:
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CA
资讯推荐
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的标志是AA. 公车上书B. 强学会的成立C. 《中外纪闻》创办D. 《定国是诏》颁布
【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 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
(15分)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B. 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它没有成功C
拉开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是百日维新。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不少中国人进行不懈的学习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据此探究以下问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化的是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 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
初三(25)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就戊戌变法展开了激烈讨论,小文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 它是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B. 它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下列事件前后不具有因果联系的是A. 戊戌变法——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辛亥革命——封建君主专制结束C.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 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追史寻踪(10分)追寻历史的脚步,探索历史的进程,领悟历史蕴含的哲理。【图片再现】(1)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历史地位?(2分)【历史纪实】在谭嗣同等人
下列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A. “自强”、“求富”——洋务运动B.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戊戌变法D. “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2013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我海军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巡航。当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揭开了我国近代化进程的又一场运动的序幕,这场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A. ①
詹天佑主持建成的唐胥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铁路。
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A. 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C. 报童大街上叫喊:“卖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说的?C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杨锐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A. 《民报》B. 《申报》C. 《每周评论》D. 《新青年》
近代史学大家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历史事件之间也是如此。下列历史事件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产生B. 《辛丑条约》——戊戌变法C. 中国同盟会—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设立的D。A. 燕京大学B. 京师同文馆C. 太学D. 京师大学堂
京张铁路通车典礼上,詹天佑特意挑选下图服装做为礼服以显隆重。错误:理由: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BA. 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B. 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 191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A. 公车上书B. 武昌起义C. 创办强学会D. 清政府设立内阁
戊戌变法发生于BA. 1895年B. 1898年C. 1900年D. 1911年
一日某人持一破旧纸片要拿到文物鉴定部门鉴定,这张纸片上残存一段电文:“我干不了,请皇上另请高明,谢谢抬举!袁。”有人说,这是辛亥革命前夕袁世凯气绝清政府要他出任政府要职的电文,是十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 戊戌变法的开始B. 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C. 五四运动的开始D. 辛亥革命的开始
根据下图显示的信息 ,请回答: (5分)(1)这是谁的绝命诗?(1分)(2)他当时参加了一次什么运动?(1分)(3)参加这场运动的人物还有谁?(说出两个)(2分)(4)你从他身上学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C. 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BA. 开放言论B. 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C. 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D.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