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网友回答
A
解析分析:图象题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也是试卷上经常出现的考点.要充分分析图象中的变化趋势与实际过程是否相符.
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故起初溶液的pH大于7,但随着稀盐酸的加入,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碱性渐弱,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继续加入稀盐酸则酸加量,溶液量酸性,故选项A正确.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发生两个反应,其中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有沉淀生成,但在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所以先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将硫酸完全反应后,才会与硫酸铜生成沉淀,也就是说这两个反应有先后顺序.C、生成等质量的氯化镁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镁与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4:40,图中给出的是碳酸镁的质量小,故错误.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饱和后再蒸发水分,就会有少量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A.
点评:充分分析实验过程,运用图象给出的数量变化关系进而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