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字仲弓,颖川许人也。出于卑微。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5:25:5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陈寔字仲弓,颖川许人也。出于卑微。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①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颖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在乡闾,平心率物。其中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②归罪。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已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注:①张让:东汉颖川人,贪婪残暴。②颡:额。 6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密托许令托:委托     B.白欲禁之  禁:拘押 C.讼以求直  直:正直     D.寔乃独吊  吊:慰问丧家 63.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同县杨吏以疑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B.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此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乃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D.其勿有所拘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6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陈寔“宽容大度”的一组是 ①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    ②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 ③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       ④乃请囚焉 ⑤寔乃独吊焉       ⑥令遗绢二匹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6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乡杨吏怀疑陈寔杀人,陈寔因而遭到官府的拷打,最终查无实据而获出狱。等到陈寔做了督邮,反让县令召请杨吏。 B.邻县的大量流民涌入太丘,陈寔派各县的县令处理此事,有的官员担心有人告状,陈寔讲清道理后,官员们很信服,结果也没有人告状。 C.当时中常侍张让权力极大,张让的父亲死后,葬在家乡颖川,虽然颖川郡的官员都参加了葬礼,但除了陈寔,颖川名士没有谁前往吊唁。 D.陈寔发现了盗贼躲在屋梁之上,他召集子孙,严肃地教育子孙,有意让盗贼听到,盗贼听后,跳到地上叩头认罪,陈寔又耐心开导他,并送绢给他。 66.下列对陈寔的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寔对杨吏可谓以德报怨,施恩又不图人知,这种容人之雅量,令人佩服。 B.陈寔对流民没有采取拘押的方法,而是开导他们并遣送他们回原籍,这表明了他仁厚爱民。 C.陈寔受党锢之祸的牵连,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逃跑躲避,而是主动入狱,这表明了他的耿介。 D.陈寔参加张让父亲的葬礼后得到张让保护,这件事说明陈寔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变通,也说明他富有预见性且善于保护自己。 6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不就狱,众无所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62、C 63、B 64、A 65、B 66、D 67、①我不入狱,众人就没有了依靠;②宁愿受到刑罚的制裁,也不愿被陈寔瞧不起。③诉讼的目的是为了求得申冤,拘禁了他们将到哪里去伸张道理呢?希望不要拘禁他们。 解析: 62、C,“直”是“讼”的目的,所以“直”应作“申冤”讲。 63、B,两个“遂”都是副词,表承接,于是,就。A前“以”:连词,表原因,因为;后“以”:连词,表结果,以致。C.前“乃”:副词,表承接,于是,就;后“乃”:副词,表时间晚,才。D.前“其”;副词,表希望语气;后“其”: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64、A,③句表现陈寔刚正不阿,④句表现陈寔正直坚强,其他各句都表现了他的宽容大度。 65、B,陈寔没有派各县县令处理此事,而是让流民回到本地。 66、D,“富有预见性且善于保护自己”的分析不对,应说明陈寔宽容大度。 67、①我不入狱,众人就没有了依靠;②宁愿受到刑罚的制裁,也不愿被陈寔瞧不起。③诉讼的目的是为了求得申冤,拘禁了他们将到哪里去伸张道理呢?希望不要拘禁他们。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