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根据材料和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

发布时间:2020-07-25 15:59:59

解答题根据材料和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材料二、三据《三国志》(1)两汉时,途经祁连山、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被称做什么?材料中匈奴人离开此地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2)结合史实概括说明秦汉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北方、西北、南越地区治理的?(3)秦汉王朝开拓边疆有何积极意义?(4)据上述两段材料,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网友回答

(1)丝绸之路。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2)秦朝:北方河套地区设郡县;筑长城;在南越地区设三郡管理。西汉:出击匈奴,保障北方边郡安定;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在南越设九郡加强管理。(3)积极意义:保护中原农耕文化(或农耕区);促进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打通与中亚西方的陆路交通;发展扩大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4)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5)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