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毂,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1:01:15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李毂,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所览如宿习。年二十七,举进士。 契丹入汴,少帝蒙尘而北,旧臣无敢候谒者,毂独拜迎于路,君臣相对泣下。毂曰:“臣无状,负陛下。”因倾囊以献。会契丹主发使至州,毂禽斩之,潜遣河朔酋豪梁晖入据安阳,契丹主患之,即议北旋。 会有告契丹以城中虚弱者,契丹还攻安阳,陷其城,毂自郡候契丹,遂见获。契丹主先设刑具,谓之曰:“尔何背我归太原?” 毂曰:“无之。”契丹主因引手车中,似取所获文字。而毂知其诈,因请曰:  “如实有此事,乞显示之。”契丹国制,人未伏者不即置死。自后凡诘毂者六次,毂词不屈。契丹主病,且曰:  “我南行时,人云尔谓我必不得北还,尔何术知之?今我疾甚,如能救我,则致尔富贵。”毂曰:“实无术,盖为人所陷耳。” 毂气色不挠,卒宽之。 俄权判开封府。时京畿多盗,中牟尤甚,毂诱邑人发其巢穴。有刘德舆者,梁时屡摄畿佐,居中牟,素有干材,毂即署摄本邑主簿。毂请侍卫兵数千佐德舆,悉禽贼党。俄迁工部侍郎。 毂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与韩熙载善,熙载将南渡,密告毂曰:“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毂笑曰:“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 毂后果如其言。 周显德中,毂归洛中,昭义李筠以毂周朝名相,遗钱五十万,他物称是,毂受之。既而筠叛,毂忧恚而终。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如能救我,则致尔富贵    ②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B①毂气色不挠,卒宽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①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会有告契丹以城中虚弱者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毂为人“厚重”和“有城府”的一组是   ①毂独拜迎于路,君臣相对泣下        ②毂自郡候契丹,遂见获      ③毂日:“实无术,盖为人所陷耳。”    ④毂诱邑人发其巢穴   ⑤毂请侍卫兵数千佐德舆,悉禽贼党    ⑥遗钱五十万,他物称是,毂受之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毂容貌魁梧,有勇气,力量大,箭术亦精,为人有侠义精神,而且善于谈吐,处事善于应变,对事情的发展预测准确。 B契丹主先是威逼,后是使诈,试图让李毂承认背离契丹归附中原一事,李毂巧妙周旋,始终不屈不挠,使契丹主一无所获。 C李毂慧眼识人,不仅委任“素有才干”的刘德舆代理县主簿,还请求安排数千人帮助他,将“贼党”一网打尽,使刘被调任为工部侍郎。 D李毂曾顺从契丹,但同时为宋朝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后来又接受李筠的巨额贿赂,最后免不了“忧恚而终”,给后人以警示作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发愤从学,所览如宿习。 译文:    (2)契丹主因引手车中,似取所获文字。 译文:    (3)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 译文:   

网友回答

【小题】A 【小题】B           【小题】C  【小题】(1)下定决心从事学习(或“读书”),所读的内容都好似素来熟悉的(或“似曾相识”)一样。( “从学”、“所览”“宿习”,各占1分)   (2)契丹首领于是伸手到车中,好像拿所获取的文字资料证据。(“引”、省略的介词“于”、“所获”,各占1分)  (3)如果中原让我做宰相,攻克江南如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一样罢了。(“相”、“下”、“探”,各占1分) (先看每句的关键词及其用法翻译是否正确,再结合译文语意通畅的程度给分。) 解析: 【小题】(A致,致使/招致;B宽,宽宥、宽恕;C所,与“为”一起表被动;D以,介词,把。) 【小题】无 【小题】(是李榖被调任工部侍郎) 【小题】无 参考译文: 附文言参考译文: 李毂,字惟珍,是颖州汝阴人.身高八尺,体貌魁梧.年轻时有勇气力量大,善于射箭,把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做,但被同乡弄得很难堪,于是发愤读书.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接连被征召为华,泰二州从事.晋天福中期,提拔为监察御史,加给事中的官职.被冯玉,李彦韬所排挤. 契丹族人进入汴州,少帝流亡受辱而往北跑,原先的大臣们都不敢迎候拜见,唯独李毂在路边拜谒迎接,君臣相见,哭了一场.李毂说:"我无能,辜负了陛下的恩德."于是把所有的钱财送给了少帝.正好契丹首领派遣使者到这里,李毂擒住并杀了他,暗中派遣黄河以北地区的有钱的首领梁晖据守安阳,契丹首领很担心这件事情,立即商议往北退兵.正好有人把安阳城中兵力不足的情况告诉契丹人,契丹人立即回兵攻打并占据了安阳,李毂在郡中等候契丹人,于是被抓了起来.契丹首领先安排了刑具,对李毂说:"你为什么背叛我而归属太原 "李毂说:"没有这回事情."契丹首领于是把手伸向车中,好像要拿什么文字资料,李毂知道他的阴谋诡计,于是请求说:"如果确实有这回事,请您拿出来看看."按照契丹人的规矩,没有伏罪的犯人不能立即处死.此后总共审问了李毂六次,李毂义正词严,气色不屈不挠,最终宽恕了他. 不久暂时代理开封府要职.当时京城一带很多盗贼,中牟县更厉害.李毂诱使县城里的人想法设法捣毁盗贼的巢穴.有一个刘德舆的人,梁时多次代理京畿佐僚,家住中牟县,向来有才干,李毂立即署委任他代理本县的主簿.李毂请求安排侍卫兵数千人辅佐刘德舆,把盗贼的党羽全部抓住,那些盗贼头领之一就是县里的佐史,一个是御史台的官吏.搜查他们的家,得到了很多金银财宝,自此以后主管机关的官员就不要担心盗贼问题了.不久升迁为工部侍郎. 李毂又奏请皇帝停止屯田劳役,让百姓听从州县的督促和役使,全部革除了旧的弊端.自身发达以后,找到祖居所在地,建造了寺庙,又建了有围墙的屋子,所有的不能做官的同族人分一些田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李毂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善于谈论,议论政事能就近打比方,说的话数切近情理,语言明白晓畅,皇帝因为这些原因都能认真听取.他人有难必定会设法帮助,人家对他有恩必定要设法报答.好吸纳引荐门第低微的读书人,这些人后来多数身居显位.李毂与韩熙载关系很好,韩熙载将要南渡到江左,秘密地告诉李毂说:"如果江东让我做宰相,我当长驱直入平定中原."李毂也反唇相讥,说:"如果中原让我做宰相,攻取江南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李毂后来果真像他自己所说的.李昉曾经做李毂的记室官,在淮上得病请求先回家.李毂看了他说:"你日后官运会像我一样."李昉后来做官做到了宰相,司空.世人认为李毂能慧眼识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