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分宁县云峰院记 曾巩 分宁人勤生而啬施,薄义而喜争,其土俗然也。自府来抵其县五百里, 在山谷穷处。其人修农桑之务,率数口之家,留一人守舍行馌,其外尽在田。 田高下硗腴,随所宜杂殖五谷,无废壤。女妇蚕杼,无懈人。茶盐蜜纸竹箭材苇之货,无有纤巨,治咸尽其身力。其勤如此。富者兼田千亩,廪实藏钱,至累岁不发,然视捐一钱,可以易死,宁死无所捐。其于施何如也?其间利害不能以稊米,父子、兄弟、夫妇,相去若弈棋然。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意向小戾,则相告讦,结党诪张,事关节以动视听。甚者画刻金木为章印,摹文书以绐吏,立县庭下,变伪一日千出,虽笞扑徙死交迹,不以属心。其喜争讼,岂比他州县哉?民虽勤而习如是,渐涵入骨髓,故贤令长佐吏比肩,常病其未易治教使移也。 云峰院在县极西界,无籍图,不知自何时立。景德三年,邑僧道常治其院而侈之。门闼靓深,殿寝言言。栖客之庐,斋庖库庾,序列两旁。浮图所用铙鼓鱼螺钟磬之编,百器备完。吾闻道常气质伟然,虽索其学,其归未能当于义,然治生事不废其勤,亦称其土俗。至有余辄斥散之,不为黍累计惜,乐淡泊无累,则又若能胜其啬施喜争之心,可言也。或曰:“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其归一当于义,则杰然视邑人者,必道常乎?”此予未敢必也。庆历三年九月,与其徒谋曰:“吾排蓬藋,治是院,不自意成就如此。今老矣,恐泯泯无声畀来人,相与图文字,买石刻之,使永永与是院俱传,可不可也?”咸曰: “然。”推其徒了思来请记,遂来。予不让,为申其可言者宠嘉之,使刻示邑人,其有激也。二十八日,南丰曾巩记。 张伯行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器备完 完:完备 B、恐泯泯无声畀来人 畀:赠予C、治其院而侈之 侈:扩大 D、予不让 让:责备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薄义而喜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其有激也\其皆出于此乎C、必道常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其土俗然也\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下列文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B、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C、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D、于其亲固\然于义\厚薄可知也\长少族挨坐里闾\相讲语以法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其人修农桑之务,率数口之家,留一人守舍行馌,其外尽在田。(3分)译文: (2)民虽勤而习如是,渐涵入骨髓,故贤令长佐吏比肩,常病其未易治教使移也。(4分)译文: (3)或曰,使其人不汩溺其所学,其归一当于义,则杰然视邑人者,必道常乎?(5分)译文: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