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捡到三个金属块,他想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物质,于是他想到测量它们的密度.
(1)如果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忘记调节横梁平衡,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若用它测量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______真实值.(“>”,“<”,“=”)
(2)经过测量金属块A的质量是10.8克,在量筒中倒入14ml水后,他将金属块A用细线系住完全浸没在水中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块A的密度等于______kg/m3.
(3)通过测量发现:金属块B可用图中直线甲来表示,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______(举1例).
物质密度/(kg/m3)铝2.7×103铜8.9×103铅11.3×103金19.3×103
(4)金属C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后,对地面的压强为800Pa,金属块C的密度为多少?
(5)小明判断金属块C可能是空心的,请你说明小明这样判断的理由?
(6)研究完固体密度后,他还想设计制作一个可粗略比较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仪器,看着桌子上纸、笔,家中的气球、万能胶以及两根直径约2cm,长约20cm的L型塑料管(透明).他想到了办法,您知道小雨怎样制作的吗?
(1)原理:
(2)装置
(3)使用方法.
网友回答
解:(1)移动托盘天平后,忘记调节横梁平衡,指针静止时偏向刻度盘右方,相当于在放物体之前,右盘中放了一个无形的砝码,需要物体的一小部分质量来平衡.所以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2)金属块A的质量m=10.8g,体积V=18ml-14ml=4ml=4cm3,密度ρ===2.7g/cm 3=2.7×103kg/m 3;
(3)由图象可知金属块B体积V=10cm 3时,质量m=89g,密度ρ 1===8.9g/cm 3=8.9×10 3kg/m 3,金属块B是铜材料,可制作铜导线.
(4)金属块C边长a为10cm,则底面积S=a 2=10cm×10cm=100cm 2=1×10-2m 2;压强P=800Pa,
则压力F=PS=800Pa×1×10-2m 2=8N;即重力G=8N,
其质量m2===0.8kg.
则金属块C的体积V=a3=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其密度ρ2===0.8×103kg/m3;
(5)如果金属块是实心的,其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1.0×103kg/m3,而此金属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必定是空心的.
(6)原理:当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液面对于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装置:将气球剪开,包在一塑料管的开口处.利用万能胶将两个塑料管粘和在一起,如图所示
使用方法:如图,将两种液体倒入塑料管中,直至气球膜不向任何一边凸起.测量两边液体的高度,根据p1=p 2可知:ρ 1:ρ 2=h 1:h 2.由此判定液柱高的液体的密度大.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