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适合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是关于高中地理的内容,尽量简单明了一些,最好分下类哈,

发布时间:2021-02-17 14:35:28

农作物适合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是关于高中地理的内容,尽量简单明了一些,最好分下类哈,

网友回答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共跨有8个温度带,各地带温度条件不同,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区温度条件均较优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见中国的气候、中国土地资源).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东南部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 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荒漠,成为天然的牧业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82.4%,而耕地仅占全国38%;北方黄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国37%,而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6.6%.
③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 2/3,平地只占1/3.山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是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的丘陵山地,全部位于多雨湿润地区,为世界所罕见,有发展林特产等多种经济的潜力(见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尤大.旱涝威胁交替出现.冬季寒潮降温可影响到海南岛.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此外,外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见中国的寒潮、中国的台风、中国的干热风、中国的冰雹).
⑤ 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配合不甚协调, 各有利弊.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气候不甚干旱,但气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寒害.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夏暖冬寒,水资源不足而变率大,旱涝碱面积较大.南方地区温度条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长发育快,但丘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较少,降水变率大,易受洪涝威胁.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夏季温度高,但严重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分布很广.青藏地区地势高,太阳辐射强度为全国之冠,但气候寒冷,生长期短.
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农业特点.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3000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则不过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著.藏、蒙古、哈萨克、塔吉克等族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维吾尔、回族等则长期习惯以农为主.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国大面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并不在地处热带、人口较稀、灌溉不发达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而却在人口稠密、灌溉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即为人口最稠密地区.这同劳力充裕、精耕细作有关.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也最高.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土地的农业利用与改善
据粗略估算,中国土地资源中,约有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生产.
① 耕地.全国耕地约 0.9567亿公顷,垦殖指数为9.97%,耕地分布极为不均,90%以上分布于大兴安岭经长城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垦殖指数可达50~60%,四川盆地40%,东北平原20~30%,长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区一般约10~20%.西部地区耕地少,主要集中于山麓平原的小块沃洲,广大高原山区耕地很少. 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0.3535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0.1亿公顷左右,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东北、内蒙古、甘新、青藏及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其中一部分尚实行轮歇撂荒,复种指数低于100%.华北地区大部实行二年三熟,复种指数为120~150%.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复种指数为180~250%.有些地区人口较稀、劳力不足,水利灌溉保证程度不高,虽位于生长期很长的亚热带或热带,复种指数并不高,甚至仍有一年一熟地.因此,无论南方和北方,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潜力都较大.但也有一些地区,人多地少,有机肥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复种指数,势必导致土壤肥力减退,或出现次生潜育化,实际是掠夺地力,这一情况亟需改善.
在中国水田较旱地、冰浇地较无灌溉地,单位面积产量往往高出50%,乃至200%以上.因之,兴修水利,解除旱涝威胁,是提高耕地生产力、实际稳产高产的关键.20世纪50年代以来,灌溉面积已从 0.153亿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0.474亿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49.5%,抗旱能力大大增强.旱涝保收面积约占耕地 1/6.全部旱地中,还有70%无灌溉设施(其中一般无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约占19%).水田面积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