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住宿生洗衣调查……这...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1 22:11:1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住宿生洗衣调查……这是华师附中高一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调查。这些调查报告得出的许多关注生活、结合实际的结论,学校准备在校园网上公布,更好地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等工作。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成长。通常而言,教育考评的传统方式就是让成绩和升学率说话,这种做法没有错,可是,当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围绕着功名利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幸福成为奢侈品时,就不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了。
  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到他们的远景发展、精神发展和快乐程度。如果因为学习让学生成了书呆子,成绩好了,心态差了;能力强了,快乐少了,这样的教育不能说是健康和谐的教育。因此,就像华师附中的学生可以将快乐指数纳入课堂调查,将精神幸福指数作为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的一个标准,让学生们为教育行为打分,就能够有效调动老师们注重发展学生精神成长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学生的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商,智商得到了较好发展的同时,情商也能得到较好发展,未来人才的终身教育才能形成和谐状态。
  现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冲突随着未成年人权利意识的增强而增加,但社会仍把关注点放在加强理解与交流这一层面上,没有把未成年人权利上升到人权高度,进而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将孩子的精神幸福指数作为教育内容,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上讲,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法律尊严,能更好地落实依法执教。
1.此文内容旨在提醒公众要关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让学生成了书呆子,成绩好了,心态差了。
B.孩子的情商和非智力因素远比智商重要。
C.现在的传统教育都围绕着功名利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幸福成为奢侈品。
D.现在,未成年人与成人的冲突日渐增加,导致自杀率呈上升趋势。

网友回答

1.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成长。
2.将孩子的精神幸福指数作为教育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是法制精神的体现。
3.B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