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

发布时间:2020-07-26 19:40:01

解答题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1)为什么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则认为“是痛击我们的”?材料二1933年3月9日,国会颁布《银行紧急法令》、《存款保险法》;1933年6月16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7月5日,政府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1938年2月16日颁布《农业调整法》;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会的《社会保障法》;1933年5月18日,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是怎样“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轨道”的?材料三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3)据材料三,罗斯福新政前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网友回答

(1)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的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西方人士觉得“是痛击我们的”原因: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2)背景:爆发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解决危机。罗斯福通过法律形式,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干预(列举新政内容也可以)(3)转变: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变革,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4分)(4)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式考查了苏、美两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第二问考查罗斯福新政背景和内容;第三问考查学生罗斯福新政特点及影响;第四问相对开放主要从经济体制变革与生产力相适应和生产关系调整与生产力相适应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借鉴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