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
网友回答
“扫山云惊散林鸦”一句要结合全曲的多个意象分析。“草团标”“山竹”等意象表明居住环境是在山中;“山溜响”是以动写静,细小的流水声能听得见,“云惊散林鸦”也就不足为怪了,多个意象构成了幽深静谧的意境,此处的“惊”运用了衬托手法。参考答案: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两首诗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作者为了表达情感,常常将情感寄寓在意象上。很多意象都有相对固定的情感或意义,如“子规”表达的是思乡或伤悲之情,但出现不固定意义或情感的意象时,就要联系诗句中其它意象中蕴含的感情或意义进行分析,因为诗词的感情可能会出现起伏,但总体上是协调一致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