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节选自《续资治通鉴》) 注释:赵普(922-992):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帝:指宋太祖赵匡胤。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帝素嫌其人( )(2)良久不去( )2.“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3.北宋的史学家司马光曾说:“凡宰相,上则启沃人主,论道经邦;中则选用百官,赏功罚罪;下则阜安百姓,兴利除害,乃其职也。”从上文看,就选用官员来说,赵普是如何尽职尽责的?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1)素来,向来,一向 (2)离开(1分,每空0.5分) 2.刑赏任免官员是国家的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不能因为皇帝自己的喜怒好恶而任性专断。(2分) 3.赵普在奏请皇帝任用官员而皇帝不答应甚至发怒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己见,据理力争,秉持公心,毫不畏惧,最终获得了皇帝的应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