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我国各个民族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日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11月12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3到5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