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材料一:日本在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通过一切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如何避灾减灾、安全自救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

发布时间:2020-08-04 17:29:0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材料一:日本在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通过一切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如何避灾减灾、安全自救以及与此相关的科学知识。在此之前,作为多地震国家,防震知识和自救手段也是日本日常学校、社区和媒体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由于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造成了一场起始于谣言的恐慌性抢购。危机之后,我们深刻反思:要注重教育,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中讲到:世界的文化是多样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认为这都不妨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在这方面,我曾经在新加坡就讲过,开放包容,国家才能富强。(1)与日本国民在地震之后的冷静与坚毅相比,我国国民“听风就是雨”的表现值得反思。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材料三给我们的启示。

网友回答

(1)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越来越大的影响。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③发展教育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坚持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根据本国自身情况,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反对全盘西化的观点。解析本题以日本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件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1)本小题主要学生回答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可以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等角度分析。
(2)文化多样性主要从文化个性与共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正确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等方面加以回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