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五柳先生传》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并翻译成现成汉语。①五柳先生的居住条件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柳先生的衣着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五柳先生的饮食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并简答: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句话和上面描写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的句子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五柳先生传》中对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叙说中,作者有意使用了类似的写法,把五柳先生和颜回相比。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并说说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这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并不能遮挡风和太阳。②短褐穿结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钉。③箪瓢屡空 常常贫困到缺吃少喝的地步。 2.①常常写作文章来欢娱自己,文章很能表达自己的志意。②这句话的内容是“乐道守志”,以上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表示“安贫”。而“乐道”是“安贫”的基础。儒家提倡“忧道不忧贫”,有了“乐道”的精神支柱,才可安于贫困。 3.只有一篮子饭,一瓢冷水,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别人都忧愁得受不住,但是对颜回来说却不影响他的愉快心情。颜回真是个好学生啊! 4.安守贫困,不慕荣利以道为乐。 5.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来看这句话,首先应肯定其中“乐道”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其次要改变“安贫”的思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使我们国家家乡、家庭生活尽快地富起来。简言之,是“乐道”而不“安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