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神经外科赵天智,脑膜瘤手术治疗

发布时间:2019-08-28 21:34:54

唐都神经外科赵天智,脑膜瘤手术治疗

推荐回答

脑膜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原则上争取全切,并切除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巨大脑膜瘤属因其血供丰富、涉及到的结构复杂,手术切除的难度和并发症增加,术中对周围神经、组织的保护及对出血的控制尤为重要。

常常由于肿瘤压迫时间较长,病变范围颅骨变薄,板障血供丰富,术中去除颅骨时出血较多,肿瘤巨大,血供也丰富,手术显露困难,且肿瘤已压迫丘脑、胼胝体等重要结构,易引起脑功能障碍。

为了手术顺利完成,首先备血充足,开颅时控制好出血,板障的出血在颅骨取出前使用骨蜡填塞骨缝,肿瘤出血多,尽可能首先断血供,肿瘤尽量整体切除。手术顺利完成,没有并发症。术后密切监测颅内压力变化及病情变化,术后有一过性发热,恢复良好出院。

来看看什么是脑膜瘤?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脑膜瘤患者有哪些症状表现?

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人。

在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仅有轻微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为脑膜瘤。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的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变化。

脑膜瘤是癌症吗?该怎么治?

脑膜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因为它不仅是瘤子,而且生长在脑壳之中。其实,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脑壳之中,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在战术上必须重视它。

通常的处理方法可参考如下表格中的内容,如果瘤子的大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毕竟手术也是创伤,能免则免。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脑膜瘤的两大治疗措施

1、手术治疗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可治愈性的肿瘤,位于非功能区的多数脑膜瘤可通过外科手术治愈。但生长于矢状窦、脑室、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难以完全切除,术后需加以放疗。

2、放射治疗

包括适形调强放疗、伽玛刀、粒子刀等,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以及无法手术的颅底和海绵窦内肿瘤,这些治疗方法的优点是无需麻醉,无出血、疼痛等手术风险。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