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怎么做大全

发布时间:2019-09-17 00:13:59

竹笛怎么做大全

推荐回答

制作材料

制作笛子[4]的材料很多,有金属的、木质的、骨头的、塑料的、玻璃的、玉石的……等等。而使用最多、最广的却是竹子的,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由竹子制成的竹笛。

一个高水平的竹笛制作师,对于他所制作的竹笛在档次上的划分,主要是以制作笛子的原材料竹笛的优劣来作为依据的。所以,在阐述怎样挑选竹笛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竹笛的概况与鉴别。

竹制系列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竹林面积最广阔、栽培历史最久、产量最多的国家。竹子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竹笛就是其中之一。在我国南方各省,竹林蔽天,随处可见,其品种繁杂众多,五花八门。例如:广东、广西的广竹,福建的凤眼竹,湖南的湘妃竹,安徽、江西的紫竹……等等。倘若要说推荐的制笛材料,当属浙江余杭铜岭桥的苦竹了。

我曾有幸多次去过浙江这一笛竹圣地。从杭州乘车经余杭到铜岭桥,下车举目远眺,这美丽的小山村满山遍野长的都是竹,泥土里、石缝中生竹;山窝间、山巅处长竹,一派青葱、翠绿、秀美之景象,逶逶迤迤绵延数里。漫步走进竹林,只见枝叶婆娑,绿荫浓浓,一支支夏沐酷暑、冬浴严霜的翠竹拨地而起,亭亭玉立。高枝遮云蔽日直插天际,低枝随风拂面沙沙作响,犹如置身在笛子的洪流之中。不过,切不要以为这儿所有的竹子都可信手拈来制成优良之笛的。那些可以用来制作笛子,在当地被称作「笛竹」的竹子,名曰“苦竹”,因其笋苦不能食用而得“苦”名。苦竹的种类繁多,其中尤以“青苦”被视为上等之佳品。这种笛竹在长度、厚薄、粗细以及内径大小等规格要求上,最适宜制作高档笛,制成的笛子其声醇厚圆润而又清脆明亮。

除浙江余杭铜岭桥外,在湖南君山也有一种可用作制笛的苦竹——斑竹,(也有人称之为湘妃竹),它是笛竹中的奇葩。流传在民间甚广的那个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和不朽的佳句“湘妃泪痕成斑竹”,“斑竹一枝千滴泪”,说的就是它。斑竹的特点是: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一种细青苔寄生在竹竿上,这细青苔的根部含有酸性,经日积月累的长期腐蚀,竹竿上就留下了宛如天造的精美斑痕,当砍下竹子擦去青苔后,我们见到的就是斑斑“泪痕”了。用斑竹制成的笛子其声脆亮,笛身因有天然的斑痕,观之,精美亮丽。不过,若与余杭铜岭桥的“青苦”笛竹相比,用斑竹制成的笛子,其声、其质还是略逊一筹的。

通过实践我们得知:笛竹的优劣是决定笛子音色与质量好坏的关键。而笛竹的优劣又往往与笛竹的品种、生长的年份、部位、朝向、光照、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制作师们对笛竹的观察与选择是很讲究的。

以铜岭桥的笛竹为例:制笛所用的笛竹,在生长的年份上通常选用3-5年的较好。

因为,年份短的笛竹质地稚嫩,制成的笛子其声单薄、音色不明亮。年份过长的笛竹,由於日晒雨淋、长期风化、竹质乾枯僵化,制成的笛子反应迟钝,其声沈闷、其音枯涩。

铜岭桥的笛竹依山而长,所以,山头、山腰、山脚这三个部位长成的笛竹在质地上是有区别的。

竹子要求 

山头、山脊处,光照十分充足,但多砂石,蓄水能力差,加之水往低处流,笛竹吸收到的水分不多,生长的速度较为缓慢,长成的笛竹结构紧密,纤维粒子粗、颜色深,竹质极为坚硬,竹壁非常厚实,手感颇为沈重,如砍下一节竖着往水泥地上敲击的话,其声脆亮,很有金属感,是制笛的上等材料。可是,山脊处的笛竹因其身居高处,经常要受到山风的吹刮,弄得东倒西歪、晃动不止,久而久之,竹子的圆整度就较差,其内径常呈椭圆形或扁圆形。再则,由於竹壁过於厚实,制作的笛子吹奏起来往往较费劲,对於一些功力尚欠佳的笛手来说,吹高八度音时,就会略显偏低。当然,如果作为“练功笛”,用来练习基本功那是很好的。

半山腰处比较多的是泥沙混合土,营养丰富,阳光和水分也较适宜,山风刮来也没有山脊处那么强劲有力,因而竹子的生长速度适中,长成后的笛竹,竹材修长,粗细匀称,内径较多呈圆柱形,质地坚硬且有韧性,纤维粗而密、颜色深,竹壁虽比山脊处的笛竹略薄,但手掂仍感沈重,敲击声也十分脆亮,是制笛的推荐材料。

山脚处多是红黄泥土,蓄水能力强,水分十分充足,土壤非常肥沃,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长成后的笛竹纤维疏松,竹壁薄、手感轻,若用此等笛竹制作成的竹笛,那是难以跻身於高档、精品之列的。

一支刚买来的竹笛,不论制作如何精良,音准校对如何精确,对于演奏者来说,还得要有一个不断适应、不断"微调"的过程。也就是说,你还必须经常地去吹它。这样,你就能逐渐对自己竹笛的性能了如指掌,并在使用中得心应手了。

笛子的制作

关于竹笛的制作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不少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

黄帝命伶伦伐竹斩而为十二筒,

后来还有荀氏、

丘仲、

刘和、

刘秀等等造笛之说。

在近代专业制笛师中有罗松泉和郑玉荪、

常敦明、

等老前辈,

他们对竹笛制作都

作过精心的研究。新的一代有邹叙生、王益良、周林生、沈钰清、赵景国等也积

累了许多好的制作经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笛子品种非常丰富,

这里仅谈谈广为流传的曲笛和梆

笛的制作程序。

1

、竹笛的材料:

一般用浙江余杭一带的白竹,江西安徽一带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为好。白竹

做的笛子发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发音柔和、圆润。但并非所有的白竹或

紫竹都能做出好的笛子,

因此要注意选料。

竹子生长的地方,

最好是阴阴的山坡

丘陵地带,日晒、雨淋,风雪、寒霜。一般砍竹冬季为好,一则竹子质地硬,二

则虫不易蛀。

生长了三年左右的竹子可采制,

采制的竹节以靠竹根部分为佳,

截后放在阴暗、通风处二年左右,当它的温度不超过十六度时才好加工制作。

2

、制作过程:

分三步,第一步对材料进行加工:

1

)、一、由于竹子内含有水分,而且不够直,因此要进行烘烤。首先把

竹子烘直,使成品不易变形,其次竹子要烘透但不能烘焦,否则竹质变脆,会直

接影响笛子的音色。

二、将竹皮削去,将竹节打通,用细砂纸将内壁通刷干净,以便发音畅通,

使气流振动统一,音色纯正。

2

)、根据材料的粗细,用专用内径尺量出内径的直径的长度,从而确定

此材料做什么调性的笛子。竹笛内径的粗细、笛身的头大尾小对频率影响较大,

通常管径细,管内空气柱振动比较快,频率就高,反之管径粗,管内的空气柱振

动就较慢,

频率就低。

另外同样调性的笛子即使管头的粗细一样,

由于管尾的粗

细不一样,

对其振动的频率也会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制作时要有二个修正参数

(见

下图):

确定调性后,

在竹子大的一头画定吹孔位置并开孔,

再塞上笛塞,

吹出筒音

的高音,

量出吹孔的内径是多少,

从而确定吹孔至出音孔所需的长度,

以吹孔与

出音孔为两点划出各孔孔值(见下表)

开六孔指孔及膜孔的百分比如下:

吹孔与出音孔的长度为

100% 

吹孔至膜孔为

21% 

吹孔至六孔为

44.7% 

吹孔至五孔为

51% 

吹孔至四孔为

59% 

吹孔至三孔为

696% 

吹孔至二孔为

7486% 

吹孔至一孔为

8447% 

开好各孔以后,用绞刀再进一步修正,孔位内壁呈圆形,孔位外表则呈椭圆形。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