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基于同一主题的语文学科课堂整合的教学或活动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推荐回答
现今,改进教学方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经过许多语文老师的实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也多次将该项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和设想作一简要的介绍。一、 有利于加大语文教学的信息量。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在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的,而凭借现代教育技术则完全可以做到。比如我在讲解李白的 《蜀道难》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介绍黄山、泰山的记录片,放完之后请学生谈感受。接着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蜀道的图片及李白的《蜀道难》一诗的内容,同时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朗读边领略课文意思,渐入佳境。从地理实景欣赏到名人诗词资料,学生根据这些能较容易地体验作者创作文本走过的心路历程,从而能更真切地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把握课文主旨,达到教学目的。这些是传统教学法所难以比拟的。二、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上的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而有趣又必须与情感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加心理状态。而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表演描绘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就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