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开发的资料

发布时间:2019-08-31 02:26:14

中国西部开发的资料

推荐回答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战斗思路。

  ㈠“西部大开发”的城市范围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㈡“西部大开发”的三个阶段

  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⑴奠定基础阶段

  从2001年到2010年,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使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和环境恶化得到初步遏制,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增长速度达到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⑵加速发展阶段

  从2011年到2030年,在前段基础设施改善、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入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⑶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十五”计划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特别是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集中有限力量,精心规划,组织建设一些关系西部发展全局的标志性工程。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㈢“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

  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引导人口与经济活动平衡分布、城镇合理布局,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⑵坚持以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慎重利用为前提。力求使所需能源及其他资源的输入最小化,减少废物排放,并进行回收利用。

  ⑶着眼于当地的特色与优势,不是简单的资源输出,也不应沿袭东部地区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做法,而是利用其丰富资源,运用市场机制,以提高其价值。在此过程中,发展经济,培养人才。

  ⑷应采取措施,将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和技术同信息、空间、可再生能源以及对环境安全的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结合起来,以促进地方社区的技术和信息能力,帮助地方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⑸制定城市及工业发展规划应考虑西部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承载能力。同时,应注意维护历史与文化遗迹及当地的自然景观。

  ⑹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作用。把精力集中在几个起导向作用的核心地区与城市。

  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影响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要加强重点地区,如长江、黄河上游等的水资源综合管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